发布时间:2025-10-15 17:54:27    次浏览
都市时报记者 朱绍平 都市时报记者朱绍平今年2月6日,昆明市与越南的岘港市结为友好城市。至此,昆明已和五大洲26个国家的3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与18个国家的20个城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数量上在全国位列第五,仅次于哈尔滨、杭州、西安、济南。说到昆明的“国际交友史”,要追溯到1981年,今天就一起逛逛昆明的国际“朋友圈”吧。时间好友排名全国第五,近5年交19友中国国际友好城市交流活动,自1973年天津市与神户市结成第一对国际友城起,到2015年已走过42年的历程。虽然昆明比天津晚了8年,但是昆明市的“国际朋友圈好友量”从“0”到“37”,仅用了短短34年。迄今为止,昆明市所缔结的友好城市达20个,占全省友城数量的35%,数量高居全国第五位(前4名分别是哈尔滨31对,杭州29对,西安25对,济南21对),在西部10省(区)省会中位于西安之后排名第2。从交友时间轴上看,21世纪以来的15年间,是昆明朋友圈极速扩展的时期。其中仅2010年代,就有19个国际城市与昆明“互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目前与昆明结交的17个友好交流城市,将向友好城市关系更进一步。1980年代5均为友好城市1990年代32个友好城市1个友好交流城市2000年代105个友好城市5个友好交流城市2010年代8个友好城市11个友好交流城市2011年85个友好交流城市3个友好城市2012年5均为友好交流城市2013年43个友好城市,1个友好交流城市2014年1友好城市2015年1友好城市至今地域朋友遍布五大洲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友城数全国第一云南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大通道。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昆明市将成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截至目前,昆明市已与五大洲26个国家的3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分别为亚洲19个,欧洲7个,美洲8个,大洋洲2个,非洲1个。近年来,昆明市将友城结好的重点放在了东南亚南亚国家。现在昆明市已经与10个东南亚南亚国家的11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友城数量跃居全国第一。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目前,南亚的巴基斯坦、不丹、马尔代夫,以及东南亚的文莱、菲律宾、东帝汶和新加坡等7个国家,暂无城市与昆明建立友好交流关系。 未来,本着“突出地缘优势,逐步实现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全面覆盖”的交友原则,以上国家的交流空间必将变得更大,昆明市与这些国家在友城交流方面值得期待。法国格拉斯市摩洛哥沙温市瑞士苏黎世市德国迪岑巴赫市荷兰阿格玛市土耳其安塔利亚市斯里兰卡波隆纳鲁沃市印度加尔各答市尼泊尔博克拉市孟加拉国吉大港市缅甸仰光市泰国清迈市泰国曼谷市柬埔寨金边市越南海防市老挝万象市越南岘港市缅甸曼德勒市马来西亚古晋南市印度尼西亚卡罗县印度尼西亚日惹市芬兰于韦斯屈莱市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市韩国高阳市韩国浦项市日本藤泽市日本高山市加拿大本拿比市加拿大新西敏市美国丹佛市美国塔斯克鲁斯市墨西哥齐纳市美国里维拉比奇市美国斯科耐克特迪市澳大利亚瓦加瓦加市新西兰新普利茅斯市玻利维亚科恰班巴市亲密度最好“闺蜜”苏黎世3个友城交往不多来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友协)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中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和446个城市与五大洲133个国家的475个省(州、县、大区、道等)和1457个城市建立了2166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全球城市那么多,为何偏偏你粉我?数据显示,“门当户对”是关键。两厢之间是怎么“看对眼”的?就昆明而言,70%来自第三方的“牵线搭桥”。多年来,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为昆明市的对外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1982年以来,与瑞士苏黎世市的合作交流(囊括城市规划、供排水、经济合作、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从未停歇,与该市的友好关系已成为全国友城工作的典范和中瑞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的合作交流也持续开展,成果也较为丰硕。但也有城市只能保持一定联络,其中,就包括结谊近30年的摩洛哥沙温市,还有多年前昆明市曾援建过基础设施的玻利维亚科恰班巴市,以及斯里兰卡的波隆纳鲁沃市。成果模范友城苏黎世市城市规划方面自1982年起,苏黎世市政府开始出资援助昆明进行城市规划,30余年共为昆苏合作项目投入约1400万瑞郎。两市专家共同提交的《昆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1987-2020)》,直接影响到昆明城市空间结构的突破和发展。由苏市引入的“公交优先”理念在昆明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公交专用线。学习苏黎世老城保护经验促成了昆明市历史街区与建筑保护办公室于2000年挂牌成立,对以文明街、官渡金刚塔、呈贡穿心阁等为代表的昆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供排水方面由苏黎世专家参与的《昆明城市给水排水总体规划(1987-2020)》奠定了昆明城市的供排水基础。作为昆明市发展第二水源的积极倡导者,苏黎世市供水局于1996年和1999年分别提交《云龙水库项目报告书》和《掌鸠河引水工程项目报告书》,为“引水济昆”工程开工提供了技术指导。由苏黎世提供110万瑞郎资助建造的昆明市第六自来水厂和第一、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以及苏方专家参与的“湖清水秀”项目直接服务于城市供水和滇池治理。经济合作方面昆明市与瑞士联邦外交部签署的《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意向书》标志着昆明正式加入由瑞士联邦政府出资实施的“中国低碳城市项目”,充分契合昆明市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与苏黎世就昆明市商业银行改制为“富滇银行”所进行的财政金融合作项目为提升昆明市财政部门的国际合作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自1995年起,瑞士芬美意香料公司、瑞士西卡公司和瑞士ABB集团分别在昆成立分公司,总投资额约为2亿元人民币。文化卫生方面昆明和苏黎世自2008年开展互换艺术家项目至今已派出9名专家在对方城市生活学习,为两市艺术界开展交流提供了顺畅的渠道。昆明市中医院向苏黎世中医中心派遣医生开展的“针灸及按摩”中医合作项目深得当地民众欢迎,延安医院因昆苏友城关系被卫生部选为中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其他城市文化交流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起,昆明市组织各类艺术团体赴国际友城交流演出,在当地举办中国青铜器、佛教、少数民族服饰和民族风情图片等特色展览。国际友城的文化代表团多次访昆,举办多种形式文化交流,加快昆明国际化程度。由日本藤泽市民捐资修建、国内仅有的两座中日友好会馆之一—“昆明-藤泽友谊馆”成为了对日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昆明市在8个友城兴建特色公园或向其赠送袁晓岑先生的 “吉祥永驻”孔雀雕像。教育交流方面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与曼谷市议会合作框架下的青少年交流已开展8年,两市逾500名青少年互访,成为地方开展国际教育交流的典型;昆明市第三中学和铁路机械学校通过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市缔结友好学校,首创昆明市教育网际交流模式;藤泽市友人自发长期向禄劝贫困学校捐款捐物;丹佛市民自发向昆明市盲哑学校捐款,为聋哑儿童提供助学金。项目合作方面因为与于韦斯屈莱的友城关系,昆明市向总投资额为3.75亿元人民币的“中芬污泥处理项目”,成功申请芬兰1192万欧元政府贷款,将为改进昆明市的污泥处理提供支持。昆明市的相关企业在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的友好城市投资9个公司,总投资额约为7054万美元,友城关系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昆明市在曼谷设立“昆明对东盟南亚招商分局泰国办事处”,并分别与缅甸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以及曼德勒市相关企业签署《中缅密支那经济开发区项目合作协议书》和《关于缅甸皎漂经济区龙凤港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昆明与曼德勒的友好关系促成两市直航开通。支招今年南博会将新开“友城馆”友城合作如何交流可联系本报看完这些若还不过瘾,那么在此特别剧透,最近还有不少城市已被“瞄上”:昆明“朋友圈”即将扩容。值得期待的是,今年6月中旬在昆明举行的第3届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昆交会上,将新开一个“友城馆”,届时市民及企业可入馆,近距离了解友城的形象风采和相关合作事宜。目前日本的藤泽市,德国的迪岑巴赫市、尼泊尔的博克拉市、马来西亚的古晋南市、澳大利亚的瓦加瓦加市等城市已达成初步参展意向。在此,都市时报联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昆明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相关单位,向所有读者提出倡议,围绕国际友城的合作交流,如有好的意见、建议及项目,均可及时联系都市时报。助读何为国际友城?友好城市在世界上又被称为姐妹城市(Twin Cities),主要兴起于二战之后的欧洲。它指一国的城市(或省州、郡县)与另一国相对应的城市(或省州、郡县),以维护世界和平、增进相互友谊、促进共同发展为目的,在签署正式友城协议书后,双方城市积极开展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和青少年交流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我们称这种正式、综合、长期的友好关系或制度安排为友好城市关系。友城交流分3大阶段1973年1978年1973年1978年中国共缔结了6对国际友好城市,仅限于和日本一个国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1979年1991年1979年1991年友好城市发展到390对,扩展到许多国家,而且友好往来拓展到经济、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领域,进入“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2015年1992年2015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各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友城工作取得了巨大发展,迎来了“蓬勃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