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7:54:26    次浏览
红色的记忆,不朽的丰碑济水一中东校区张静雨郝一蓓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红色的记忆,不朽的丰碑》郝:小时候,看长征的连环画,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个古老的传奇故事。张:我上小学时,一篇《金色的鱼钩》让我们读得泪光闪闪,却又百思不解。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很多很多的商店,专门卖炸鸡腿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于是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郝: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红军将士们吃的是什么啊?!那大大的行军锅中,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张: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郝:幼小的心灵在这样的故事中震颤,激励着我们去读了一个又一个长征故事。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年轻的战士,他是一位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他对革命事业充满热爱和崇敬。过草地时,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他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元,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张: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郝:是啊,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三万人,三万人!合: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用无数生命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张: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继承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呢?郝:踏入济水一中,就是迈开了人生长征的第一步。在这征途中,我们必将面临各种困难、挫折,我们也许需要挑灯夜战,也许需要闻鸡起舞,也许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承受失败的痛苦。但是,与忍饥受冻、流血牺牲比起来,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张:是啊,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今天追寻长征精神,就是要把先辈的骨子里的奋斗和苦难、不屈与抗争深植在我们的内心;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在我们初中、高中、大学乃至人生的每一步都像红军那样不畏艰险,不忘初心,去实现自己的胜利;只有我辈无数个胜利汇聚起来,才是我们伟大祖国新长征的胜利,才是我们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合:让我们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用实际行动去书写自己的长征吧!